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 科研成果 >> 正文

合浦珠母贝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撰写时间:2018-05-10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获奖名称及等级: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喻达辉,刘宝锁,范嗣刚,黄桂菊,郭奕惠,李炯棠,张博,陈明强,王雨,苏家齐,姜松,李有宁,吴开畅

成果简介:


1)阐明了我国主要珍珠贝种类(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大珠母贝P. maxima、珠母贝P. margaritifera、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亲缘关系;揭示了我国合浦珠母贝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日本种群和澳大利亚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和遗传距离,以及我国不同海区养殖群体的数量性状差异。为种质资源收集开展遗传选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开展了我国主要珍珠贝种类外套膜的转录组基因资源比较研究;获得了合浦珠母贝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水平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建立了基于长转录组的全基因组拼接方法,构建了新的合浦珠母贝基因组草图,转录组覆盖率和基因完整性显著提升。3)开展了合浦珠母贝家系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和群体旋转交配育种技术研究,建立育种技术体系2个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获得合浦珠母贝南珍1号新品种1个,其壳高性状提高10%以上,体重性状提高25%以上,优珠率达60%以上,2015年12月10日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提出了杂交+BLUP的育种策略,建立了形态性状和体重性状快速测量自动录入系统并申请专利2项。开展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发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基因型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即性状的表型受环境因素影响小,主要决定于基因型,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南珍1号的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开展了合浦珠母贝微卫星和SNP分子标记分离筛选,获得22万个转录组SNP(cSNP)及其侧翼序列。7)开展了不同来源群体的育珠质量比较,不同术前处理措施对优珠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药物对插核手术愈合率的效用等。开展了选育品系的育珠试验,优质珠率60%以上。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