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南海所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赋能饶平大埕海洋牧场产业升级
近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潮州市饶平县大埕镇,通过座谈调研、技术指导及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助力当地海洋牧场建设及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升级。
6月5-6日,南海所刘广锋、陈健光、郭奕惠等组成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大埕镇政府分管领导、驻镇帮扶工作队开展专题座谈,围绕“一镇一业”建设目标及“百千万工程”年度任务,系统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分工,并深入探讨项目推进中的难点与突破点,共同推进鲍鱼养殖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调研期间,团队聚焦产业核心需求,深入养殖一线提供精准技术帮扶。在上东村夏季种鲍培育场,专家们针对进口种鲍的培育以及性腺强化技术展开深度研讨,结合水温、盐度等环境参数优化培育方案,为鲍鱼产业全周期管理提供精准指导。在程南村,团队与养殖技术员就鲍鱼池夏季养殖篮子鱼的可行性进行充分交流,围绕水温调控、饵料配比等关键技术提出“生态增效”的养殖新思路,助力大埕镇水产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专家们现场指导养殖户开展病害检测与防治,建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控机制,有效降低养殖风险。
针对大埕镇特色贝类花甲王(织锦巴非蛤),团队与技术人员重点交流了人工繁育技术,聚焦亲本选育、幼体孵化等瓶颈问题,助力本土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为海洋经济多元化注入新动能。
6月17日,南海所刘广锋博士受邀参加潮州市海洋牧场科创基地启动仪式暨建设工作座谈会,详细了解了饶平县海洋牧场科创基地的立项意义与发展规划。会上,潮州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提出“鲍鱼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强调依托大埕镇的鲍鱼繁育基础,探索育繁推和文旅一体的模式,并加强与南海所在优质鲍鱼苗种、深海生态养殖、疫病防控及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促进鲍鱼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未来,南海所科技特派员团队将重点推进鲍鱼深加工产品研发、海洋文化主题活动策划等工作,助力大埕镇打造集育繁推和文旅融合于一体的鲍鱼产业体系,全力协助将其建设为粤东海洋经济标杆。
分享到朋友圈